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重要提醒!留抵退稅,千萬別計入營業外收入!財政部已明確!必須這么做賬!

發表時間:2023-07-06 14:19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留抵退稅如何做賬?如何申報?財政部明確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1
圖片

留抵退稅如何做賬?

財政部已明確!


關于留底退稅的做賬問題,財政部會計司已發文明確:

圖片

1、納稅人在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時,按稅務機關核準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在實際收到留抵退稅款項時,按收到留抵退稅款項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

3、納稅人將已退還的留抵退稅款項繳回并繼續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時,按繳回留抵退稅款項的金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

同時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

貸:銀行存款

綜上所述,收到退稅應該相應減少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而非計入營業外收入。

那么,留抵退稅的政策如何理解呢?跟翅兒一起回顧下要點吧!


2
圖片

留抵退稅后

會導致多繳城建稅及附加嗎?


很多納稅人有個疑惑:留抵稅額退了,之后如果要繳增值稅,也得交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那是不是留抵退稅會導致多繳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呢?

稅務局答復:留抵退稅,不會導致多繳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政策依據:

為避免增加留抵退稅企業負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 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80號)規定: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2021年9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還將現行規定上升為法律,明確從城市維護建設稅的計稅依據扣除期末留抵退稅退還的增值稅稅額。

一、案例解析

?1

A企業是一家微型企業,2022年4月份申請退還增值稅存量和增量留抵稅額10萬元。2022年5月該企業申報繳納增值稅5萬元,可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計稅(征)依據中扣除已退還的增值稅稅額5萬元,扣除后本期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計稅(征)依據為0(5萬-5萬)元,尚有5萬(10萬-5萬)元可以在以后抵減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計稅(征)依據。

?2

B企業是一家小型企業,2022年4月份申請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10萬元。2022年5月該企業申報繳納增值稅15萬元,可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計稅(征)依據中扣除已退還的增值稅稅額10萬元,扣除后本期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計稅(征)依據為5萬(15萬-10萬)元。

二、申報指南

1、打開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附列資料(五)(附加稅費情況表)。

圖片

2、確認“當期新增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稅額”是否為上期申請的留抵稅額(翅兒選取的企業,4月申請的留抵稅額為388407.55元,5月需繳100000元增值稅,以上數據均為系統自動帶出)

3、 確認“留抵退稅本期扣除額”(第4欄次)、“本期應補(退)稅(費)額”是否正確(數據均為系統自動帶出),其中未扣除完的留抵稅額會結轉下期,可查看“結轉下期可用于扣除的留抵退稅額”。

溫馨提示:

簡易征收需繳納增值稅時,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中不得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

3
圖片

留抵退稅都有什么風險?

建議企業自查


一、申請退稅前,自查以下退稅條件

是否同時符合以下退稅條件:

(1)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2)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騙取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

(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二、留抵退稅自查10個風險點

1、用于抵扣進項稅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真實合法

是否有開票單位與收款單位不一致或票面所記載貨物與實際入庫貨物不一致的發票用于抵扣。

2、是否存在視同銷售行為、未按規定計提銷項稅額的情況

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如用于內設的食堂、賓館、醫院、托兒所、學校、俱樂部、家屬社區等部門,不計或少計應稅收入;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用于投資、分配、無償捐助、贈送及將外購的材料改變用途對外銷售等,不計或少計應稅收入。

3、免稅貨物是否依法核算。

增值稅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是否符合稅法的有關規定;有無擅自擴大免稅范圍的問題;兼營免稅項目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免稅額、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是否準確。

4、企業收入、期間費用變動異常

如果企業期間費用變動率與收入變動率相差超過20%,也是稅務局觀眾的重點。

圖片

5、應納稅額處于臨界點附近

一些企業為了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會去隨意調整應納稅所得額。比如實際應納稅所得額110萬的調整到100萬,實際應納稅所得額310萬的調整到300萬。

圖片

因此,如果企業應納稅所得額長期接近臨界點,尤其收入和成本都很大的情況下,稅務局就會懷疑企業存在隱瞞收入、虛列成本調節利潤的情形。

6、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異常

(1)如果企業當年新增應收賬款或應付大于銷售收入的80%

企業賒銷業務占比太大,缺乏現金流但還能存活,違反常理,存在隱瞞收入的可能性。

(2)如果企業當年新增應付賬款大于銷售收入的80%

應付賬款過大,說明企業很多業務購貨不付款,不符合常理,可能存在購買虛開發票的情形。

7、預收/預付賬款異常

如果當年預收賬款余額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20%(即當年預收賬款余額/銷售收入>20%),說明企業收到了很多款項,但沒有發貨,不符合常理,可能存在企業已經發貨,但不確認收入的情形。  

預付賬款余額是負數,且金額較大可能是收到了款項沒有確認收入,有隱瞞收入的可能性。

8、其他應收/其他應付款異常

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收入80%,正常情況下企業新增的“其他應收款”占收入的比重較小,如果數額較大且年度終了后沒有歸還,可能會被稅務局,視同對股東的分紅,補繳20%個稅。

“其他應付款”余額較大,可能會被稅務局懷疑存在隱藏收入、虛開發票等違法行為。

9、企業長虧不倒

企業連續3年虧損,尤其是收入和成本費用都很大時還連續3年虧損,出現這種情況的要小心了。

一般情況下,長虧不倒違反常理,企業很可能存在調整利潤的情形,例如隱瞞收入,虛列成本、通過關聯交易避稅等。

10、稅負率異常

稅負預警值是動態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是不同的,預警值由各地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稅務機關通過評估,只要企業稅負變動異常,不管是稅負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被稽查:

圖片


4
圖片

收藏!

一圖掌握留抵退稅稅務處理


圖片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