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結容易忽略的事發表時間:2021-12-17 16:35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每年的12月作為一個會計年度的終結,財務們非常忙。 或忙于催票,或忙于催款,或忙于應對各種年度分析和利潤預算,估算要交多少企業所得稅……
對于有盈利的企業在計算年度會計利潤,調整應稅所得額的時候,往往,慣性地認為自己企業的年度利潤不超過300萬就可以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但是任何的稅收優惠都是有條件的,年度應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只是其一,另外兩個指標(資產額5000萬,人數300人)也需要同時滿足。
那么,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在匯算清繳時候是怎樣勾稽的? 是做匯算清繳的時候,勾選下享受小微優惠的那張表就可以么? 如果不僅僅是,那么這些數字和我們平時申報的報表數據是怎樣產生的勾稽關系?以及事前如何自查呢?
大家都很熟悉,每季度申報所得稅的時候會有如下的表格: 每季度要填報季初和季末的從業人數及資產總額,年度匯繳的時候,就會根據所填報的從業人數及資產總額,系統會計算季度平均數存入企業的數據庫。
資產額5000萬---季度平均數, 人數300人---季度平均數,
也就是說,單月的報表中如果資產額有超出沒有關系,只要資產額的季度平均數不超過5000萬,人數指標也是同理。
有朋友說,沒關系,報表可以后續更正的。 這樣操作不是不行,會有兩個問題。 其一,如果該企業在前期已經預繳了企業所得稅款,新覆蓋的會計報表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在一并更正申報的情況下,如果補交企業所得稅會涉及到滯納金,如果多交涉及退稅。 其二,哪家企業在匯算清繳前后來來回回調整會計報表的,如同做股轉前后來來回回調整報表的,后臺都能看見(不解釋,懂的自然懂)。 所以,風險提前關注,如實正確一次性反應。以前寫過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風險提示,找一下自檢的方向。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