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新個稅法后,公司支付勞務報酬的三種預扣方式

發表時間:2021-11-26 14:32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019年新個稅法實施之前,勞務報酬沒有所謂的預扣,實際發生直接分類計稅扣除申報即可。




2019年新個稅勞務報酬屬于綜合所得一部分,和工資薪金一樣計算,同時還實行了預扣制度。


勞務報酬所得,在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里面是這樣規定的


而工資薪金所得是這樣規定的,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我們很多人對工資薪金所得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長期以來,我們絕對多數人主要謀生手段還是找個公司朝九晚五的上班。


隨著副業慢慢變成這個時代的基本訴求,很多人腦子里都浮現過這樣一個情景,工作之余有一份自己既感興趣,又能賺的小副業。你可能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做微商的朋友,你也知道身邊有親戚推薦起了保險,你自己可能也利用自己的特長接了幾個公司的代理記賬。


這種非受雇,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在個人所得稅里面我們叫勞務報酬所得,雖然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之后,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都是綜合所得的一部分,按年計稅時候都是適用一樣的稅率表。



但是在平時的預扣預繳方面,勞務報酬的算法卻不一樣,不僅不一樣,不同人群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在預扣方式上還有差異。


目前主要的有三種方式,今天二哥就和大家具體分享一下。



1、一般勞務報酬

之所以叫一般勞務報酬,這主要是和后面的兩種勞務報酬區分開來,并沒有特別的意思,一般勞務報酬的預扣預繳也就是我們日常運用和見的最多的方式,也是我們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計算方式。


它適用的稅率表就是我們熟悉的20%-40%的稅率表,如下:


具體怎么預扣呢?簡單的說就是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然后按照上面的稅率表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計算的關鍵在于收入額,收入額和收入不一樣,在勞務報酬預扣預繳這里,收入額和收入的關系如下:



很多人看到這里就要問二哥了,二哥你這個不對啊,明明個人所得法說了,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你怎么還在說800的事情?


這里大家要注意,在預扣預繳環節,勞務報酬收入額的計算和匯算時候收入額計算本身就是不一樣的。


大毛2020年6月接了個小程序設計工作,取得勞務報酬收入6000塊,勞務支付方在支付時候應該預扣多少個稅?


收入超過4000,收入額=收入*80%=6000*80%=4800


比照稅率表,預扣個稅=4800*20%=960。


支付方代扣個稅申報流程


1、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里面采集大毛人員信息,其中任職受雇從業類型必須選擇其他。



2、收入填寫選擇勞務報酬(一般勞務報酬、其他非連續勞務)



3、稅款自動計算后點擊申報,這樣就支付方就完成了大毛勞務報酬的申報工作。




2、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傭金收入的勞務報酬


我們身邊經常有同事、親戚給推薦保險,我們通過他們買了后,保險公司會支付傭金,如果他們不是保險公司的員工,那么他們取得的傭金收入就得按勞務報酬計算個稅。


財稅〔2018〕164號規定



所以,可以看到,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傭金收入這項勞務報酬,其預扣稅款的方式就和我們前面說的一般勞務報酬計算方法大為不同。


1、收入額計算不同,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即:收入額=不含增值稅的傭金收入×(1-20%)


這和一般勞務報酬預扣環節按收入扣除800或者20%不同。



2、可以扣一個展業成本,這個一般勞務報酬并沒有。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展業成本=不含增值稅的傭金收入×(1-20%)×25%

=不含增值稅的傭金收入*20%


3、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個稅,和工資薪金算法一樣,這就不同于一般勞務報酬的算法。


小A2020年3月開始在一家保險公司干營銷員,前面幾個月沒開一單,直到7月說服了一個親戚買了一單保險,當月傭金不含稅收入10000。假設小A無其他扣除項。


保險公司在支付傭金時候扣多少個稅?


收入額=收入*80%=8000

累計收入額=8000

展業成本=收入額*25%=2000

基本減除費用=5000*5=25000


*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從業月份數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8000-2000-35000,得值為負。預扣個稅為0。


申報時候采集信息為保險營銷員





3、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并預扣預繳稅款。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實習生勞務報酬可以按累計預扣法預扣個稅,這個和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傭金收入一樣,但是實習生勞務報酬沒有展業成本一說。


二哥稅稅念公司2020年7月招聘了一個全日制大學生小A實習,實習工資3000,按勞務報酬代扣個稅。


小A的個稅是多少呢?


收入額=3000*(1-20%)=2400

7月累計收入額=2400


應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收入額-累計減除費用)×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2400-5000

=-2600


所以小A沒有個稅,不需要預繳。


系統如何操作呢?

首先還是增加個人信息。



注意,系統操作如果符合新政策條件,這里任職受雇從業類型必須選擇實習學生(全日制學歷教育),只有選擇了,計算才能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并預扣預繳稅款。



所以,三種不同方式你get到了嗎?雖然一般勞務報酬的收入額在預扣環節算法有差異,但是作為綜合所得的勞務報酬,在匯算時候都是按收入的80%計算了哦,這個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