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人社部重磅官宣: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或將提高,從15年延長到多少年合適?

發表時間:2021-10-18 13:56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人社部又官宣一條重磅消息:


將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人社部6月30日公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規范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修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目前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未來或將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

image.png

我們都知道,只有當我們退休時繳納了至少15年的社保,我們才能按月拿到養老金?,F在這個年限要增加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對界面新聞表示,延遲退休、提高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是我國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舉措。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過13.5%,且將加速上升。上述規劃也提到,我國“十四五”期間新退休人數將超過400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凈減少3500萬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中國設定的最低繳費年限相對來說比較短。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法國從2018年開始,退休者享受全額退休養老金的工齡從41年零3個月提高為41年半,計劃到2035年法定工齡年限達到43年。德國規定被保險人想要領取養老年金,必須達到設定的年齡界限,正常要求繳費滿35年,德國正常退休年齡是65周歲。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介紹,我國在1997年完善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首次明確職工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爱敃r中國正在經歷城鎮化初期,很多勞動者就業時間并不長,因此繳納年限定為15年。但是現在,實際退休人員普遍都已繳納了超過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倍擞谜f。

按當前規定,凡是用人單位的員工,在單位一年就應繳一年社保費,一直繳到退休,并非只繳15年就可不繳。不過,對于靈活就業和階段性就業人員來說,按最低年限繳納的情況則很常見。

鄭秉文表示,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繳納遵從度很低,且隨著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網絡經濟越來越發達,帶動靈活就業人員數量增長,過了15年門檻而停止繳保險金的人數也從十年前的10%,增長到現在的20%,“如果不提高最低繳費年限,繳得少,退休金領得也少,對個人以及對制度的可持續性都是不利的?!?/span>

董克用也表示,如果養老金繳納人數越來越少,而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越來越多,養老保險制度會受到很大壓力,因此,“這種壓力需要國家、用人單位和個人來共同解決?!?/span>

其實,早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曾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取消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人社部隨后答復稱,在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形勢下,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面臨著繳費和待遇領取者之間的比例失衡、繳費負擔越來越重的風險,若取消最低繳費年限的相關規定,繳費年限短、中斷繳費比例高的情況將更加普遍,基金收支壓力更為嚴峻。

對于該如何提高最低繳費年限,鄭秉文認為,最低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應在15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至15年為宜,“假設一個勞動者30歲就業,那么按照現有制度,繳納15年基本養老保險,也才45歲,還有時間和條件繼續繳納?!?/span>

董克用則認為,基本養老金最低繳納年限提高多少年還需具體研究。他表示,“人社部提出的是一種長遠規劃,真正落實還需要研究我國勞動者的平均就業年限等問題?!?/span>

繳費年限延長了,繳費率是否也會調整?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法定總繳費率為28%,其中企業繳費比例為20%左右,個人繳費比例為8%。對于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完全由個人承擔。

對此,鄭秉文認為難以提高,“公共養老金制度一旦建立,就形成了參保人與制度的博弈。若提高繳費率,則會抑制當期消費,會增加企業負擔,所以結合我國老齡化加劇的特點,延長繳費年限是更為恰當的解決方案?!?/span>

延遲退休來了,現在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也來了,你害怕了嗎?


其實養老儲備資金嚴重缺錢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報告中有這樣的一句話:2035年養老金將耗盡。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加重,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2019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結余5854.86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后的實際盈余則連續第七年為負。


另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測,未來5-10年,中國預計會出現8萬億-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


其實,養老的困境不只是中國才有,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危機,韓國65歲以上老人,將近一半生活在貧困之中,很多韓國老年人,最終難以忍受悲催生活,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經濟論壇就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


報告說,到2050年,哪怕是目前養老金存儲最多的6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會產生224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算上人口大國,這個數字可能高達400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經濟總量的5倍。養老已經成了全球性難題。

人社部:商業養老保險是主力軍

長壽是每個人都期望的好事,但長壽沒錢花就悲劇了。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已是世界**,規模也是世界**,未來的養老風險,是我們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問題。

那么,未來靠什么養老最靠譜呢?國家給出了答案:商業保險!

“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已經明確納入到政府報告里了,這是頭一次。以國家之名,強化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對于老百姓來講,則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人社部介紹,總的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都可以成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產品,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我們需要看清一個趨勢,就是國家大力在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作用,即個人養老儲蓄計劃,通俗地說,就是給自己存養老錢。想要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就要從第三支柱商業養老險做補充。

其實這已經不是國家**次釋放這種信號了,近幾年國家多次呼吁發展第三支柱的養老作用,2017年的時候,國務院就下發文件《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表示:

商業養老保險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企業發起的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重要提供者、社會養老保障市場化運作的積極參與者、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促進者、金融安全和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持者。

這份文件中我們要注意這幾個關鍵詞:

商業保險成為養老主要承擔者;

商業保險成為養老保障計劃重要提供者;

商業保險成為社會養老保障的積極參與者;

商業保險成為養老服務健康的有力促進者

商業保險金融安全和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持者!

這幾個關鍵詞可以看出國家對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視程度了,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光靠社保養老金支撐不住養老大業,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做不到。所以國家如此重視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作用就不奇怪了。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報道:盡快建立全民養老專屬賬戶,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表示:

“商業養老保險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群眾老有所養的重要手段?!?/span>

對于其他方式,商業養老保險有著無可取代的好處?;畹迷骄?,領得越多,生活品質還有保障,讓人完全不必擔心老無所依和拖累子女的問題!

所以,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靠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而從現在開始,就著手準備一筆商業養老險,靠自己的力量許一個美好未來則是很靠譜的一件事。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