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說透!期末留抵到底要不要轉到未交增值稅去?

發表時間:2021-09-15 07:50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核算,我們目前參照的核算辦法其實就是財會2016 22號文,大家應該嚴格按照文件來執行。


22號文給一般納稅人設置了很多科目和專欄。



是不是看著都有點頭大?


其實真的也不用頭大,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來說,其正常有兩種計稅方式。一種是簡易計稅,一種是一般計稅。


簡易計稅算法簡單,就是直接以銷售額乘以征收率計算,當然還可能涉及差額扣除的問題,但是總體來說相對于一般計稅都是很簡單的,所以簡易計稅的核算我們看到沒設置專欄了,直接就給了一個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科目。



財會2016 22號文規定



二哥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給大家,就是簡易帶差額計稅的,一般納稅人勞務派遣業務。



假設勞務派遣公司向客戶收取105萬,其中94.5萬是社保等費用,一般納稅人采取5%簡易計稅。勞務派遣公司,繳納增值稅=(105-94.5)/1.05*0.05=0.5萬


會計核算如下:


借:銀行存款 105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萬

貸: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5萬


借:主營業務成本94.5萬

貸:應付職工薪酬 94.5萬

同時差額扣減分錄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4.5萬

貸:主營業務成本 4.5萬


最后繳納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0.5萬

貸:銀行存款 0.5萬



一般納稅人選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也不存在期末結轉問題,申報繳納當期應納稅額時,直接借記本明細科目即可。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對一般納稅人來說,不僅是計算科目,更是繳納科目,它記錄了簡易計稅的全過程。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一般計稅。


一般計稅就相對復雜一些了,但是也不用害怕。



一般計稅因為算法相對復雜,所有直接用一個科目就比較混亂,所以就在應交增值稅下設置了若干專欄,用于記錄一般計稅下增值稅的計算過程。


但是應交增值稅僅僅是一個計算科目,實際繳納卻不在這個科目,而是在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這個科目里面。


應交增值稅就涉及到期末結轉的問題,需要把應交的增值稅結轉到未交增值稅進行繳納,把多交的增值稅結轉到未交增值稅體現多交了。


日常核算我們先在應交增值稅下面把增值稅算清楚,期末時候再根據算清楚的增值稅結轉到未交增值稅進行申報繳納處理。


增值稅一般計稅怎么算稅的呢?


二哥前面無數次給大家說了增值稅一般計稅的原理,其實你購買產品和服務支付的增值稅都是先行墊付的(并由銷售方統一申報),待到你把這些產品繼續往下流通時候,這些墊付的增值稅可以退給你(抵扣或留抵退稅)。


墊付的增值稅我們計入應交增值稅(進項稅),稅務局未來要從你銷售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銷項稅)中抵扣或者通過留抵退稅退還給你。


那么應交增值稅這個科目期末的結果就只有兩種情況。


1、期末留抵,應交增值稅借方余額

2、應交增值稅余額為0


二哥稅稅念公司2021年8月銷項稅額10萬,進項稅額8萬,期末應繳納增值稅2萬。


這個時候需要結轉到未交增值稅繳納,結轉后應交增值稅期末余額是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2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


申報繳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

貸:銀行存款 2



二哥稅稅念公司2021年8月銷項稅額8萬,進項稅額10萬,期末應繳增值稅0,尚未抵扣或者退稅的留抵稅額2萬。


注意,這里描述的是尚未抵扣或者尚未申請留抵稅額2萬,并非是公司多交增值稅2萬。


所以不需要通過轉出多交增值稅結轉到未交增值稅,不做結轉,待到后期抵扣或者留抵退稅即可。


(不需要)


在當期增值稅申報表中我們看到2萬也是體現的留抵稅額,而不是期末多交增值稅。





所以,期末留抵不要結轉到未交增值稅去,這樣會和真正的多交混淆在一起,也無法和增值稅申報表的期末留抵稅額和32欄期末未交稅額(多繳為負)匹配上。


未交增值稅借方反應的是多交的增值稅,什么時候是多交呢?


1、有預繳增值稅,但是應交增值稅又是留抵,這個時候整體是同時存在留抵和預繳的,你把留抵轉到未交增值稅,那就無法反應真實的情況了。都混在未交增值稅里面。


這個時候只需要把預繳增值稅轉到未交增值稅借方即可。



申報表也是體現留抵稅額和多交稅額。




2、當期繳納當期的增值稅的情況,已交稅金專欄是用于一般納稅人當月已交納的應交增值稅額。但是一般情況下,一般納稅人當月稅款都在下月或下季度申報繳納的一般納稅人,也不存在這個欄次的使用。


如果有,同時又是留抵的情況,那么就是多交的形成,需要把這部分結轉到未交增值稅去。


轉完后科目也和申報表能匹配上。




最后!留抵的情況等它在應交增值稅的借方,實際上就是企業墊的尚未抵扣或者退稅的部分。


后期如果有抵扣,那就合并后期的銷項重新計算,如果留抵退稅,直接通過進項稅轉出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尚未處理,那么期末在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時候,這部分借方數據就是企業額資產(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所以,看完,你覺得期末留抵的情況,是否還需要轉到未交增值稅呢?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