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使用白條做稅收籌劃?發表時間:2021-07-22 08:09作者:用友軟件17704591918 一、如何使用白條做稅收籌劃? 巧用“白條”支出籌劃個人所得稅本文所稱“白條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真實、合理的支出,由于各種原因無法按規定取得發票、指定票據,只能以白條或者不是指定的發票入賬。區別于虛構業務憑發票套現的不規范操作方式。 白條支出可以節稅,為啥? 白條支出可以減少企業的會計利潤,只是在年度匯算清繳時被要求做納稅調增處理,對企業所得稅的扣除沒有貢獻,但對有稅后利潤,需要向自然人股東分配利潤的企業而言, 白條支出可以降低利潤分配環節股東個人所得稅。 案例一:有利潤企業白條支出降低利潤分配環節個稅 —家企業,自然人持股,企業所得稅后利潤1000 萬元,分到自然人股東名下,需要繳納200萬元個稅,現在老板準備對鄉鎮一級捐贈100萬元,按捐贈扣除相關規定,該100萬元捐贈支出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以下兩種方式處理會有不同: 方式一:以企業名義捐贈 以企業名義支出100萬元,由于是直接對鄉鎮捐贈,無法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但其會計利潤變為900萬元,以后利潤分配到個人名下,只按900萬元繳納個稅,100萬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注:必須是企業生產經營真實、合理的支出,如直接用于老板、員工個人消費,依據財稅[2008]83 號等文規定,仍需要視同所得繳納個稅) 方式二:以個人名義捐贈 老板個人掏腰包,則100萬元不能在企業賬上列支。個人捐贈之后,其企業仍有1000萬元的利潤,老板再從企業賬上拿錢,只能是稅后(扣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之后的), 該100萬元仍需繳納20 萬個人所得稅。 案例二:有利潤企業白條支出減少凈資產降低個人所得稅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2011〕41 號公告規定,個人因各種原因終止投資、聯營、經營合作等行為,從被投資企業或合作項目、被投資企業的其他投資者以及合作項目的經營合作人取得股權轉讓收入、違約金、補償金、賠償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項等,均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適用的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注:部分新三板掛牌企業以減資方式代替股權轉讓規避個人所得稅,存在補稅風險) 由上述規定可知,企業注銷分配給個人的資產,分別按收回投資、分配股息紅利等處理,即凈資產大于投資額部分,涉及到扣繳個人所得稅。實際當中,部分企業賬面連年虧損,但其注銷時,凈資產仍大于投資額(可能是之前歷史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等原因所致),此時, 將真實、合理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以白條支出列支,可以降低凈資產額,相應的,之后分配給個人的金額會比較少,可以少繳個人所得稅。 以上只是列舉常見的兩種情形,企業在做稅務處理時,不同的處理方式的稅務成本不同,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分析判斷,做出對最為有利的稅務安排。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