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財務人要不要審合同?如何審合同?

發表時間:2021-01-27 08:28作者:百年互聯

財務人要不要審合同?如何審合同?

如何在能力范圍內審合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要不要審合同?如何審合同?”這是個讓廣大財務人員犯難的大問題,操心受累,還可能費力不討好!


  如何在能力范圍內審合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什么是合同?合同中包含哪些內容?
01

 合同,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種類非常繁多,一般企業經濟業務中簽訂的合同多數是雙方都承擔責任的雙務合同、有償合同。

  常見的合同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 合同雙方的主體;

  2. 合同主要標的物(產品、數量、規格型號、質量);

  3. 價款或報酬;

  4. 規范合同執行的各項條款;

  如驗收條款、付款條款、違約責任條款、保密條款、不可抗力、爭議解決條款等。

 ?。? 簽字蓋章頁。


財務人員為什么要主動審合同?
02

  合同在企業經濟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份合同同時涉及法律、稅務、業務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通常需要公司多個部門協作。

  那么,財務人員為什么要主動審合同?

1
合同涉及太多稅務專業知識,不審合同稅務風險大。

  這里列舉幾個事項:

 ?。?)合同未約定發票類型,最后專用發票難取得;

 ?。?)合同未約定發票開具項目及稅率,最后取得低稅率的發票;

 ?。?)混合銷售合同沒區分清楚,最后多繳了稅;

 ?。?)交貨方式沒確定好,提前繳了稅。

  ……

  財務如果提前沒有對上述這些事情進行考慮,那么后期可能要多繳稅,給企業造成損失,同時還給自己招來麻煩。

2
若不審合同,財務人員沒辦法準確進行會計核算。

  會計權責發生制的原則、資產和負債的確認等問題的源頭都是合同,只有把控了合同,財務人員才能把賬理清楚。

  例如,預付的租金,財務只有知道了租金的期限,才能準確的攤銷。

3
若不審合同,財務人員沒辦法做好財務分析和內控。

  合同是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管控的起點。

  例如,一份銷售合同回款周期遠大于應收賬款的周轉期,這份合同要不要簽?

  企業現在資金流緊缺,什么樣的結算方式更有利?

  對方的信譽怎么樣,貨款會不會出現壞賬?

4
做好預算管理,先從合同開始。
  合同已經簽署,付款時超預算被卡住了,所以財務人員要審合同。


財務人員如何審合同?
03

  財務在審合同時扮演的是利益均衡的角色,不僅要控制風險,也要換位思考,盡量促成業務做成。

  需要把握以下方法

  1. 合同對方屬于壟斷企業,財務人員對各項條款能掌握的主動權很低,那就主要做好風險規避。

  例如,前段時間某創業板的公司蹭熱點爆出和抖音有合作,違反了雙方簽訂的保密協議,造成了合同解約,股票連著幾個跌停。雖然這個事情不都是財務的問題,但也說明了合同執行過程中,做好風險規避必不可少。

  2. 用現金流和損益角度分別審核合同。

 ?。?/span>1)現金流角度

  要保證這個合同的現金流是正的(即合同收入金額>采購金額+相關稅費+執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

  其中,采購金額和相關稅費易于把握;執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包括,工資及“五險一金”和銷售績效,需要考慮項目的執行期限和績效考核,就需要和業務人員、項目負責人等進行溝通確定,不必太過于精確。

 ?。?/span>2)損益角度

  要保證這個合同的利潤是正的即:合同收入金額>支出金額+相關稅費+執行合同企業成本)。

  其中,執行合同企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管理成本,這里就考驗到財務人員的成本分析能力和數據挖掘能力。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環境下思考方式,但是,有時一些合同表面上是不合算的,但在戰略上卻有很大的意義,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

  如果企業本身有預算管理,那么以上的分析可能就更水到渠成了。預算本身就是分析經營現狀和預估未來而得出的均衡方案。

  根據資金預算來決定貨幣的松緊,利用內部銀行來控制了合同的收款和付款的進度。根據利潤的預算來控制價格和存貨的周轉。

  這也更加說明,預算雖然復雜,但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還是非常有用的。

  3. 要考慮企業內控和執行成本等隱性成本。

  有些合同執行的流程較復雜,涉及到客戶、供應商、采購、研發、生產、倉儲和銷售等多方面,這時企業內控和執行協調的成本就會較高,在審合同時,就要注意這個因素的影響。

  4. 要確定合同符合公司內部管理的要求。

  例如,合同是否有立項手續、是否符合預算標準、是否符合公司流程。

 ?。?/span>. 要注意收付款時間、收付款方式和收付款賬號。

  收款時間:越短越好,資金快速回籠。要注意合同中語言表述,驗收后3個工作日內付款和驗收3天后付款,有的時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收款方式:優先選擇電匯,其次選擇支票,最后選擇匯票。商業匯票存在變現難、貼現難、流轉難、到期不能兌付等風險,盡量避免使用。

  收付款賬號:要準確,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span>. 違約責任條款、知識產權條款、保密條款、不可抗力和爭議解決條款等也不能忽視

  這些條款需要專業的法務或律師把關,若沒有相應人員需要財務審核時,建議財務去盡力把握好。

 ?。?/span>. 合同應盡量規避稅務風險,**能作出稅收策劃。

  大家都知道,稅務策劃是要事先做,合同簽訂,木已成舟,能策劃的空間就非常小。

  因此,財務人員要嚴格審核發票的種類、稅率、開具時間、開票內容及規格型號等項目,尤其對于一些特殊事項,例如混合銷售和技術轉讓等內容,提前做好策劃,可以少繳稅!


文章分類: 財稅知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