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百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閉環MRP

發表時間:2019-10-29 14:12

七十年代閉環MRP

    60年代時段式MRP能根據有關數據計算出相關物料需求的準確時間與數量,但它還不夠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沒有考慮到生產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和采購的有關條件的約束。因此,計算出來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設備和工時的不足而沒有能力生產,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無法生產。同時,它也缺乏根據計劃實施情況的反饋信息對計劃進行調整的功能。

    正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MRP系統在七十年代發展為閉環MRP系統。閉環MRP系統除了物料需求計劃外,還將生產能力需求計劃、車間作業計劃和采購作業計劃也全部納入MRP,形成一個封閉的系統。

1.閉環MRP的原理與結構

    MRP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有一個現實可行的主生產計劃。它除了要反映市場需求和合同訂單以外,還必須滿足企業的生產能力約束條件。因此,除了要編制資源需求計劃外,我們還要制定能力需求計劃(CRP),同各個工作中心的能力進行平衡。只有在采取了措施做到能力與資源均滿足負荷需求時,才能開始執行計劃。

    而要保證實現計劃就要控制計劃,執行MRP時要用派工單來控制加工的優先級,用采購單來控制采購的優先級。這樣,基本MRP系統進一步發展,把能力需求計劃和執行及控制計劃的功能也包括進來,形成一個環形回路,稱為閉環MRP,如圖1示。

a_erp_sketch_11141.gif (9842 bytes)
1 閉環MRP邏輯流程圖

因此,閉環MRP則成為一個完整的生產計劃與控制系統。

2.能力需求計劃(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CRP)

(1)資源需求計劃與能力需求計劃
    在閉環MRP系統中,把關鍵工作中心的負荷平衡稱為資源需求計劃,或稱為粗能力計劃,它的計劃對象為獨立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主生產計劃;把全部工作中心的負荷平衡稱為能力需求計劃,或稱為詳細能力計劃,而它的計劃對象為相關需求件,主要面向的是車間。由于MRP和MPS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所以資源需求計劃與能力需求計劃之間也是一脈相承的,而后者正是在前者的的基礎上進行計算的。

(2)能力需求計劃的依據
     ①工作中心:它是各種生產或加工能力單元和成本計算單元的統稱。對工作中心,都統一用工時來量化其能力的大小。
     ②工作日歷:是用于編制計劃的特殊形式的日歷,它是由普通日歷除去每周雙休日、假日、停工和其它不生產的日子,并將日期表示為順序形式而形成的。
     ③工藝路線:是一種反映制造某項"物料"加工方法及加工次序的文件。它說明加工和裝配的工序順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項時間定額,外協工序的時間和費用等。
     ④由MRP輸出的零部件作業計劃。

(3)能力需求計劃的計算邏輯
    閉環MRP的基本目標是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因此在編制計劃時,總是先不考慮能力約束而優先保證計劃需求,然后再進行能力計劃。經過多次反復運算,調整核實,才轉入下一個階段。能力需求計劃的運算過程就是把物料需求計劃定單換算成能力需求數量,生成能力需求報表。這個過程可用圖2來表示。

a_erp_sketch_11142.gif (4471 bytes)
圖2 能力需求報表生成過程

    當然,在計劃時段中也有可能出現能力需求超負荷或低負荷的情況。閉環MRP能力計劃通常是通過報表的形式(直方圖是常用工具)向計劃人員報告之,但是并不進行能力負荷的自動平衡,這個工作由計劃人員人工完成。

3.現場作業控制

    各工作中心能力與負荷需求基本平衡后,接下來的一步就要集中解決如何具體地組織生產活動,使各種資源既能合理利用又能按期完成各項訂單任務,并將客觀生產活動進行的狀況及時反饋到系統中,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控制,這就是現場作業控制。它的工作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車間定單下達:定單下達是核實MRP生成的計劃訂單,并轉換為下達定單。
作業排序:它是指從工作中心的角度控制加工工件的作業順序或作業優先級。
投入產出控制:是一種監控作業流(正在作業的車間定單)通過工作中心的技術方法。利用投入/產出報告,可以分析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作業信息反饋:它主要是跟蹤作業定單在制造過程中的運動,收集各種資源消耗的實際數據,更新庫存余額并完成MRP的閉環。


分享到: